拉康在1936年发表于第3期《精神病学进展》上的论文《超越“现实原则”》(Au-delà du ‘principe de réalité’)开启了其延续几十年的有关象征(symbolique)、想象(imaginaire)与实在(réel)这三大秩序(order)的内容和结构探讨。本文首先依循着拉康的分析理论中有关三界概念的场域论分析以及基础的拓扑结构展示,着眼于“实在”在其中如其所是地运作的诸种可能。
1956年,拉康受到其好友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语言的两个方面与失语障碍的两种类型》一文,以及索绪尔创立的结构语言学的相应成果的启发,在其研讨班和著述中发展了转喻和隐喻两种能指链(chain of signifier,或译“能指连环”)的模型。这项借助于语言学的理论创新遵从了索绪尔以来的结构语言学有关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系统性分化,以及能指组合的作为系统内部差异的基本模式(在索绪尔处一般被认为是“任意性”)。但拉康重整了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基础,不将能指-所指视为独一整全的符号单元,而是在意义(significantion,或译“意涵”)的异质现象(例如双关)中发展了由基本的对立(例如弗洛伊德的“fort-da”)而来的能指作为纯粹差异的这一事实,以及这种差异对所指在时间运动中的延宕和对意义的效果化与节律化。以此,拉康创立了“索绪尔公式(S/s),并公式化了了雅格布森的转喻与隐喻的语言学分析。
而本文在结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潜行者》的基础上,通过电影中隐喻的形式逻辑与电影中形象建构的阐述和人物的生存论解释,将主要理论聚焦在第七研讨班(L‘ étbique de la psychanalyse,“精神分析的伦理学”)、未竟的“父之名”研讨班(Des Nom-Du-Père)以及第二十研讨班(“Encore”,再来一次),以此进一步探讨了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美学内容,以及自亚里士多德的“善”的伦理学传统和分析中的技术因素导向的精神分析的伦理学。无论理论的推演亦或电影中的意义生成的能指结构的分析,探讨的结果总与拉康所提出的“父之名”概念紧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