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列表 > 美术史论系 > 明清德化窑观音形象的调查与研究——以福建地区博物馆藏为例 - 刘祎恒97434史论
作品名称
明清德化窑观音形象的调查与研究——以福建地区博物馆藏为例
类别 史论
指导老师
白文
描述
观音在佛教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观音形象及信仰也伴随佛教信仰的传入进入中原,在传入中原前直至传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观音菩萨的形象为长着胡须的男身,严格意义上观音形象及性别发生改变的分界点是东晋,传入中国的观音形象到东晋时期始终为男身,之后便由于发展的需要开始了本土化,逐渐摆脱了原有的状态,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观音形象在中国民众群体中显露出不可替代性,这与观音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中被赋予多重功能有着极大关系,也正因为其不可替代性和多重功能性,使得观音形象成为万千信众不绝供奉的主题,这就诱发了承载这

       观音在佛教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观音形象及信仰也伴随佛教信仰的传入进入中原,在传入中原前直至传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观音菩萨的形象为长着胡须的男身,严格意义上观音形象及性别发生改变的分界点是东晋,传入中国的观音形象到东晋时期始终为男身,之后便由于发展的需要开始了本土化,逐渐摆脱了原有的状态,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观音形象在中国民众群体中显露出不可替代性,这与观音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中被赋予多重功能有着极大关系,也正因为其不可替代性和多重功能性,使得观音形象成为万千信众不绝供奉的主题,这就诱发了承载这一供奉主题的载体的出现和发展。陶瓷作为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某些窑口专门以烧制观音瓷塑而闻名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德化窑盛产的观音形象的瓷塑作品,因其特有的“猪油白”和细腻的釉色备受人们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