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列表 > 建筑环境艺术系 >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 - 甘芝,郑茹芸,王孟曈111446环艺
甘芝,郑茹芸,王孟曈 建筑环境艺术系
作品名称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
类别 环艺
年代 2023
指导老师
钱利 吴文超 孙浩 樊帆
描述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艺术乡建”作为近年一种新视角介入方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流,村落“空心化”现象严峻,需要关怀的留守群体数量不断增加,乡村环境是留守群体的情感纽带,而这种环境空间不断缩减,且趋于同质化,没有归属感,造成“留与流”的辩证。 针对此问题,本设计厘定选取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其做为灞河源头所在和拥有深厚关学文化基因,凝炼以“学”为线索,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视角介入艺术乡建形成设计策略,试图来满足留守群体生理及心理需求,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2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3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4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5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6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7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8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9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0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1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2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3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4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5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6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7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8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19

核舟记——基于留守群体的乡村公共空间美学实验计划_20

       此设计以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为例,以马斯略需求理论分析乡村留守群体的生活需求,从乡土文化历史传承与乡村美学挖掘的角度,以艺术设计介入当地乡村的环境空间,对青坪村的乡村环境空间营造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在乡村环境空间改造更新与重建中符合乡村留守群体的物质性、精神性需求与时代发展需求,同时也传承乡土文化与乡土美学,赓续当地文脉,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具体设计上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与可持续性的原则,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乡村公共空间服务于乡村留守群体、外来游客等的效能。设计主题引入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诗词,凝炼以“学”为线索,将设计对象比作行驶在无涯学海的舟,而环抱村庄的秦岭山脉绵延起伏,山韵茫茫,好似无涯学海。此“舟”可以从青坪村起航,从灞河的源头起航,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村民的企盼起航。

     我们希望把“舟行学海”的节律与山、水、林等相互呼应与对照,在尊重当地乡土美学与文化的基础上,更是在尊重当地自然山水格局的基础上,用我们的设计介入场地,来形成建筑、人造景观与秦岭灞河等自然环境的有机良性对话、共生。也希冀此设计能引起乡村留守群体等乡民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它更是我们重新理解和探索建构乡村【青坪村】的过去、现在与外来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