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列表 > 设计艺术学院 > 云中梵境 - 郑钰子,陈梦雯,刘天宇98631设计
郑钰子,陈梦雯,刘天宇 设计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
云中梵境
类别 设计
类型 艺术与科技
年代 2021
指导老师
马寰
描述
关于“云中梵境”: 疫情期间,我们在家中隔离,看到了很多博物馆,在这个非常时期,用新的形式去拉近与人群的距离。例如:云游故宫,数字敦煌等等。同时一些为壁画补色等小程序更是增加了交互,让那些历史遗迹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这些都引发了,我们探索使文化走进人群的新形势的兴趣。 那些传统的文明遗迹,他们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依然熠熠生辉,也彰显了爱他们的不可替代性。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调研了一些现象级博物馆,但是它们的大规模出现与大规模消失,反而印证了传统文化的颠扑不破。这正是我们选择敦煌为主题的一个原因。敦煌这些年

 
序厅空间说明:
第一厅的空间主题是:发现藏经洞。它作为引导观者进入展厅环境氛围的序厅,整体划分成了四个板块。时空隧道,装置展区,等候板块,服务板块。
进门起我们设置了一个情景引入的时空隧道,看着真实世界里,旅人骑着骆驼,穿过沙漠,穿过玉门关。最终到达目的地—敦煌。“时空隧道”的尽头,我们设置了当时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同样场景,用来模拟我们的空间主题。“时空隧道”的尽头,我们设置了很小的视角切入口,用来模拟窥视天机的感受。转角处我们设置了NPC,与观者产生交互,从而增加观者对空间的参与度,使我们的空间与故事更加具备沉浸感。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整体的气氛,调动观者所有的感官触觉。
服务板块我们设置了历史长墙板块与前台咨询板块,为观者进入空间前做准备。
整个展览展示区域,为契合主题,设置了“散落的经文”沙漠的经卷被打开,经文像是找到了出口从经卷飘散而出。以这种装置形式,来暗示敦煌的命运。
最后一个板块我们设置的休息区和等候区他既作为功能区(整个展馆作为分批次参观模式,等候区是分批次参观的游客缓冲区域)也作为整个空间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他串联的整个空间故事的“引”。在这里,我们设置了一个剧情概述,如同空间的前情提要,在这个板块我们将告诉观者“你不是藏经洞发现者,你来自壁画。”这个设定将观者置身于我们整个空间设定值中,从而观者将带着入画寻找身份的的任务,进入下一个空间。休息厅我们空间整体氛围的设置更加偏向禅宗,置身这个空间里,仿佛时间也比空间之外更加缓慢,打造一个适合沉思的空间,将观者引入整个空间的故事。
观者带着找寻身份的任务离开休息室,接下来便可以离开序厅,进入下一展厅。在两个展厅连接的地方,我们做了壁画裂缝样的入口,暗示接下来的空间便是壁画里的世界。
 
二厅空间说明:
第二厅的主题是:虚幻莫高窟。整体作为展示空间,我们将第二厅划分为两层。
第一层主要作为空间氛围的引导。缠绕而上的台阶与缥缈灯光如同飞天的披帛,营造这个空间的缥缈气氛。环形展墙上展示了壁画的绘制原料,各种矿石。同时环形台阶下方我们设置了水潭,水滴的声音更能渲染洞窟的质感。
第二层整体划分成为多个小展厅。连接一二层的大厅主要讲述着敦煌的保护历程。每一个时段人们为保护它修护它做出的努力,都增加这这段文化与人们的连接。
每个小展厅都代表着一个“窟”。有的“窟”是真实的还原洞窟,例如窥探莫高窟全景的墙面裂缝。有的“窟”则是虚幻与真实的结合。例如我们将莫高窟第61窟的壁画《五台山图》的构图模式运用在了我们的空间里。运用延绵的山来划分空间,同时作为展示载体,
引导人们了解敦煌文化。也有完全虚幻的“窟”,这个空间我们直接用壁画分隔空间。但是每个壁画里仿佛藏着真实的世界,壁画里面的世界与观者的世界仿佛产生着连接。同时这个空间我们也暗藏着一些小彩蛋。例如:敦煌的壁画并不是一层。在当时战争中,侵略者用载体将壁画撕下一层发现下面还藏着壁画。我们的壁画裂口正是还原着这个敦煌的小彩蛋。


三厅空间说明:

第三展厅整体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手法,从整个展厅的连贯性来说,它作为第二展厅半真实半虚幻展示手法的延续,同时也是故事的深入和延续。从单一展厅的氛围感来说,多媒体展示的手法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可以缔造更虚幻更飘渺的“云中梵境”的氛围。
从二层进入空间到达展厅的“瞭望台”,这里可以鸟瞰整个空间的全貌。远处巨型的空间装置的顶部设计成了沙丘的形象,与空间后方的圆形发光装置形成呼应仿佛只剩一半的天际线上的夕阳,余辉洒在金色的沙丘,中间劈开的蜿蜒的裂缝一直延续到地上,红色的光顺着裂缝“流”下来,反差割裂感的效果打破原先和谐的自然景致,打造幻境与真实相互交融的感觉。从“瞭望台”下到一层,通过裂缝进入巨型装置中,展示分左右两侧,两侧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法。一边创造了沙漠的环境效果,在沙漠上穿插点触交互屏幕,讲述敦煌壁画中的故事,将故事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之中。另一边设置悬挂的装置,通过全息投影的手法展示敦煌故事,更加身临其境,仿佛置身其中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四厅空间说明:

第四展厅作为空间的高潮和尾声,我们希望用一种全新的展示手法将敦煌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的故事讲给观者听,因此我们参考了很多新型的展示手法和表达方式,最后我们在主题游乐场和敦煌博物馆中的舞台剧上得到灵感,我们希望在最后一个展厅通过游戏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我们将整个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我们设计了“轨道式”参观法,人坐在骆驼形态的座椅上,通过固定的轨道路线,身临其境地体验壁画中的故事。而展示壁画中故事的方式我们选择用球形屏幕,4D电影和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就是说在观者体验的过程中屏幕上的人物会与观者进行互动,中间还会穿插一些雾气,沙尘等实景效果,增加观众的体验感。
二层部分是完全开阔式的空间,整个空间为环形设计。观者从体验故事到“顿悟”,最后“飞升成仙”,而这里展示的便是飞升后的场景,同时也是对应壁画中的经变故事。整个空间从灯光效果,展示形式和声音都营造一种神圣的氛围感,讲观者的情绪从前三个厅的跌宕起伏和第四厅一层的游戏氛围中抽离出来,真正的沉静下来,感受整个空间的气氛,回忆整个观展中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切。感受敦煌艺术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惊喜,了解它的一路的变迁和发展,明白它对于我们,对于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找到真正保护它让它永远流传下去的方法。